VirtUK:£3.6 128MB Xen VPS

virtuk

VirtUK 来自英国,一家刚开张的 VPS provider,在 WHT 上有优惠活动 ,原本需要 £4 的 128MB VPS 打折10%以后只需要 £3.6. VirtUK 和 UKServers 一起合用服务器和设备,并且放在 Bluesquare 数据中心/机房。VPS 配置如下:

服务器在 Maidenhead, England
SolusVM 控制面板
10GB 硬盘
128MB Ram, 256MB Swap
150GB 带宽
4英镑

没有服务器配置信息。

Avatar,好看好强大

周末去看了《Avatar》,很强大,感觉更像是一部环保+爱情大片。愚蠢的人类把那棵大树毁掉的时候很让人气愤,是人类该好好反省自己在地球上所作所为的时候了。这几天欧洲普降大雪气温降至历史低位,前天美国加州发生6.5级地震,感觉有点像《2012》的开头,难道气候、环境问题还没有引起前不久结束的哥本哈根大会的注意么?

Avatar 的特效是由一家新西兰公司 Weta Digital 制作的,从 Processing AVATAR 了解到制作 Avatar 的超级计算机使用了约 4,000 台 HP BL2×220c 刀片服务器,Intel EM64T Xeon 2500 MHz 处理器和 104TB 的内存,刀片服务器通过光纤通道传输数据,数据存储在 BlueArc 和 NetApp 上,网络使用的是 multiple 10-gigabit 连接。目前这台 Weta Digital 的超级计算机排在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的第193位,看似不起眼的 Weta Digital 公司在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中占有7个席位。制作 Avatar 的这台超级计算机采用的是 Linux 操作系统,3D 动画、建模和渲染软件使用的是 Autodesk 公司的 Maya 和 Pixar 公司的 RenderMan.

Weta Digital 数据中心的系统管理员 Paul Gunn 在 Data Center Lessons from AVATAR 中提到虚拟化不是有效提高并行计算能力的唯一方式,像制作 Avatar 电影特效这种需要巨量超负荷计算的任务,虚拟化会导致速度更慢,这也让 VPSee 想到前段时间写的一篇 云计算可以用来替代高性能计算吗? 文中提到的几篇学术论文的研究成果都显示当前的云计算(以虚拟化的方式)还远没有达到高性能计算(HPC)的要求。

avatar

数据中心的物理遍布图

有朋友来信说对 vpsee.com 上经常提到的数据中心、服务器所在的地区不熟悉,比如:Dallas TX,Chicago IL,Kansas City, Scranton PA,Portland OR 等,这些都是美国地名,不熟悉是应该的,还有好多人不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贵州、陕西的位置呢。

Datacentermap.com 提供了一个可以方便查看数据中心位置的工具。Datacentermap.com 利用 Google Earth 插件标注了全球65个国家约1500个数据中心的物理位置。从统计来看,美国的数据中心最多,多达728个,其次是德国107个,英国96个,法国70个,整个欧洲加起来才400多个。不过这些数据不是很可靠,都是网友们自行添加、维护的,参考一下无妨。下面这张图就是著名的 The Planet 在 Dallas 的机房所在地:

datacenter map

MDDHosting:$10.5 128MB OpenVZ VPS

mddhosting

MDDHosting 租用的是 SoftLayer 的服务器,使用 SoftLayer Dallas 机房的主机服务商不计其数,其中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 HawkHost。域名显示 MDDHosting 已经注册超过两年,不是新的 VPS provider. 他家的这款 VPS 每月单付要 $10.5,年付只要 $5.93,并且根据在 WHT 上的广告,在1月份内使用 “two-years-old” 优惠码的话还有 15% 的折扣,也就是只要 $5.04. 他们家 VPS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所有的 VPS 每天有4个备份点,也就是备份4次,每个备份保留7天,然后每个星期备份一次,每个备份点保留3个月,所以可以省去自己备份的烦恼。不错的一家 VPS provider,VPSee 推荐给新手。VPS 配置如下:

服务器在 Dallas TX
SolusVM 控制面板
10GB 硬盘
128MB Guaranteed Ram, 256MB Bust
50GB 带宽
10.5美元

服务器配置和数据中心:

Our Virtual Private Servers are hosted in premium Tier1 SoftLayer datacenters and come equipped with at least 2.4GHz Quad-Core processors using RAID-10 disk storage for reliability and speed. All VPS nodes are connected to 8 redundant network providers via a dedicated 100megabit networking connection.

TropicHost:$7.95 128MB OpenVZ/Xen VPS

tropichost

TropicHost 有 OpenVZ 和 Xen 两种 VPS 可选,价格配置都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只有 OpenVZ VPS 支持 IRC。TropicHost.com 域名是2个月以前刚注册的,以前是一家叫做 ToughVPS.com 的 VPS provider,不清楚什么原因换了名字,要警惕那些经常换名字的 VPS provider,这在 hosting 行业经常发生,做烂了就换,反正注册一个域名又便宜又简单。他家的 VPS 租用的是 FDC Servers 的服务器,自己的网站却放在 HawkHost(为什么不放在自己服务器上?)。现在在 WHT 上有优惠,预付3个月的话优惠33%,相当于$15.90/3 个月。VPS 配置如下:

服务器在 Chicago IL
SolusVM 控制面板
10GB 硬盘
128MB Guaranteed Ram, 256MB Bust
100GB 带宽
7.95美元

服务器配置和数据中心:

All of our nodes consist of the following specs, Intel Dual Xeon E5410 (8 cores x 2.33 GHz), 32GB DDr2 Ram, 4x 1.5 TB GB HDD with RAID 10, 100mbps Connection.

ZenSix:$6.99 128MB OpenVZ VPS

zensix

ZenSixWHT 上推出了一个7美元的 special VPS,官方网站上没有这款 VPS。服务方面有7天的 money back guarantee,不需要有任何理由就可以退。VPS 配置如下:

服务器在 Kansas City
SolusVM 控制面板
5GB 硬盘
128MB Guaranteed Ram
300GB 带宽
6.99美元

服务器配置和数据中心:

Intel Quad-Core Processors, 8GB RAM, RAID1 Mirrored Drives. All of our servers are in the Wholesaleinternet datacenter.

Merry Christmas & a very happy 2010

merry christmas

vps4less:€3.99 128MB Xen VPS

vps4less

vps4less 是一家荷兰的 VPS provider,域名查询显示已经注册超过2年。网站很简单只有一页,没有提供什么有用信息。VPS 只提供 CentOS 5.4 系统,配置如下:

VPS Extra Small VPS Small
128MB RAM 256MB RAM
5GB 硬盘 7.5GB 硬盘
50GB 带宽 75GB 带宽
1 IP 1 IP
€3.99 €6.99

服务器配置:

Xeon 33xx at 2,8GHZ 1 core.

WooServers:$5.49 512MB OpenVZ VPS

wooservers

WooServers 正在做圣诞节活动,第一个月优惠25% 以后每月优惠5%,他家的 VPS 使用 vePortal 控制面板,数据中心在 Scranton PA,估计也是 BurstNet 的 Reseller,甚至连网站上的 FAQ 部分也是从 BurstNet 上拷贝过来的(WooServers FAQ vs BurstNet FAQ),域名查询显示 wooservers.com 注册不到一个月,是一家很新的 VPS Provider. VPS 配置如下:

VPS #1 VPS #2
512MB Guaranteed RAM 1024MB Guaranteed RAM
20GB 硬盘 50GB 硬盘
1TB 带宽 1TB 带宽
2 IPs 2 IPs
$5.49 $9.49

旧书柜里的《程序员》

辗转了几个城市后终于回到家,今天打开家里的旧书柜发现了一直都舍不得扔掉的《程序员》杂志。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看这个杂志,记得当时 CSDN 推《程序员》杂志前还推了两期的试刊,《程序员》是当时市面上唯一能买到的程序员专业刊物,虽然那时候网络已经比较普及,但是内容还不够丰富,不像现在专业博客、网站、圈子这么多,程序员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那时每到月末 VPSee 最期待的事情就是买一本《程序员》带着去自习。《程序员》开始的定价是10元,记得那时候我们一年的住宿费也就只有100(后来学校修了800元一年的学生公寓),一年《程序员》比一年住宿费还多。后来坚持看了两年《程序员》就看不下去了,感觉可看的内容越来越少,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网络逐渐发达索取信息的途径多了,经常跟踪一些国外技术博客和网站极大的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一方面觉得《程序员》杂志的质量下降了,或者说定位有点杂,杂志内容更多的偏向项目管理、软件工程而不是软件技术趋势、内涵、演变、发展。

运营杂志应该属于媒体行业,竞争力非常激烈,除了面对本行业的竞争外,还要面对互联网等新传媒的压力(现在谁还在买杂志看?)。经营一份定位少数群体的技术杂志更是难上加难,曾经的《CSDN开发高手》、《MSDN开发精选》、《程序春秋》都停刊了,现在只有《程序员》和《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还活着。可见办一份符合多数人口味的杂志挺难的,不同程序员的需求、口味、知识层面、兴趣爱好、技术方向都不一样,很难在一份杂志里融合众多口味并且还要保持大家对每期杂志的期待。除了杂志内容以外,办杂志的成本还很高,资深专栏作家的人力成本、编辑成本、图片成本、采访成本、印刷成本、发行成本等,不要期望单靠卖杂志和一点广告就能收回成本。

个人觉得对于技术杂志来说人才是关键,也就是说非常看重主编、专栏作家的功底,如何能敏感挖掘市场、技术趋势,每期都能保证一定量的有深度、原创的文章出来是吸引大家阅读的关键。杂志不需要涉及太多技术细节,杂志的定位和专业书籍不同,程序员当然不能指望通过读杂志就能学到具体技术,杂志定位应该更多的是关注技术而不是教授技术。可以多一些介绍性、启发性的文章,一些技术心得、技术比较,一些对行业、各种技术的深度挖掘、解析、展望等,关注一些技术公司的产品线、可能会对行业造成重大影响的产品和技术等。

programmer magazine